北京男排主帅:坚持“请进来、走出去”
分散式风电迎来重大利好周二,光伏继续表现亮眼的同时,在利好消息刺激下,风电也走上了风口。
其中,花石峡镇(一期)200MW牧光互补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并网发电。5月22日,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省玛多县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和花石峡镇200兆瓦牧光互补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
渔排左右两边还各布置了一套7千瓦的电动船舶充电设备。而像今天,下雨,风机也没怎么转,但有了可储200千瓦时电的大充电宝,够我们用十几二十天,再也不怕断电了。针对海上养殖电力紧缺但供应不便,而海上风、光等资源丰富的状况,去年,宁德市政府牵头,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联合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探索建设海上渔排风光储多能互补工程,陆续在宁德市蕉城区白基湾海域、霞浦县七星海域、霞浦县下浒海域、福安市下白石海域及福鼎市佳阳海域开展首批5个海上渔排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并结合电动船舶替代,推动清洁能源走进海上田园。去年6月,我省首个海上渔排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在此投运。宁德市共有养殖户近5万户,渔业养殖网箱约120万口。
小小渔排是如何用上环保时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这个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数字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为一体的智慧化项目,可实时监测各能源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源网荷储优化协调控制、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和优化管控,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微电网让我们海上渔排用上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用电功率从柴油发电机的10千瓦增加到了100千瓦,彻底不用担心用电问题啦!近日,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向国说。以此标准为基础,将推进光伏、边坡一体化,使光伏成为高速公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新形式。
发布会上,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石振源介绍了《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技术特点及实施预期成效作为国内首个边坡光伏技术标准,本标准解决了高速公路边坡+光伏设计难题,拓展了绿色交通发展新空间,为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从实施效果看,年发电量较预计高出10%以上。他说,该标准综合考虑了高速公路行车对边坡光伏的技术要求,具有安全、环保、美观、经济的技术特点。
10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交通强省重点省级地方标准有关情况。一是荣乌高速荣成至文登段南侧边坡,建设约2290米,装机规模2.01MW的边坡光伏试验项目。
二是利用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高速公路南侧边坡及车棚、综合楼屋顶,建设了装机规模3.2MW的碳中和项目,打造了全国首个零碳服务区。实施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目前山东高速集团运营里程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测算,省内边坡光伏建设容量可达17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18.7亿度,年节约标准煤56.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70万吨,产生电费收入年均7.38亿元。以此标准为基础,将推进光伏、边坡一体化,使光伏成为高速公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新形式。
截至目前,依据《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山东高速集团已在省内所辖高速完成2处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9月底,服务区光伏项目累计实现发电量127.43万度。发布会上,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石振源介绍了《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技术特点及实施预期成效。未来,边坡光伏还将与充电桩、5G基站、智慧高速等有效融合,为高速公路设备设施、出行公众、沿线能源用户提供清洁绿色能源服务,产生潜力巨大的社会效益。
截至2022年9月底,该试验段边坡光伏累计实现发电量221万度(林劲峰 摄)泉州网10月13日讯 (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柯铭鼎 陈嘉纬)装上16万平方米的光伏板屋顶,碳减排效益相当于再造4万亩森林。
建成后,该项目平均每年发电量可达2198万kWh。联合石化业务经理陆军介绍,该项目建设覆盖面积16万平方米,是福建在建的最大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新型专利技术柔性支架系统,最大跨距50米,解决了传统结构设计无法实现大跨距的问题,系国内石化行业首创。
其中,减少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种下约300万棵树,再造4万亩的森林才能吸收完全(以泉州清源山的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为参照,相当于再造43%清源山),这对正在加强低碳社会建设的泉港区乃至全市均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项目建设利用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露天堆场上方空间,放置太阳能发电板,既充分利用了堆料场上层闲置空间,又有效改善了堆场工人的作业环境。近日,节能减排效益突出的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堆场泉港光伏项目进入冲刺阶段,目前已完成预制舱吊装和一二期桩基施工,预计12月底竣工投产。碳减排效益相当于再造4万亩森林 在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堆场泉港光伏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反吊膜安装、钢结构吊装等工作。记者近日在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堆场泉港光伏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机械的帮助下,加班加点进行光伏组件高空安装、送板及地面连接件预装、反吊膜安装、钢结构吊装等工作,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翟黎明告诉记者,该项目最大的贡献还在于节能减排。
按照发电量煤耗计算,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使用量0.67万吨,每年减少粉尘排放量1.9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左右、二氧化硫10.33吨、氮氧化物排放量9.45吨左右。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开发模式,生产出来的电大部分供应给福建联合石化,如果有剩余,再出售给电网,充分把太阳能生产的电力利用起来
本报讯 首席记者廖兴阳摄影报道 10月12日,来自华润新能源(宜良)有限公司的消息,经过近300天的建设,华润宜良新发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预计11月建成投产并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9700组光伏组件、一座110千伏升压站以及进出场道路设施建设等,由华润新能源(宜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上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年产值70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煤6.5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9万吨。该项目土地流转、种植等还能为周边村民带来每亩近7000元的收入。
该项目施工方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执行经理何习文介绍,截至目前,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已取得接入系统、水保、环评、地灾等批复;电站主体工程已完成场内外道路8.9公里,完成率100%,光伏组件累计安装3800组;升压站已完成主变基础浇筑,预计11月中旬可投产并网,装机量8.3万千瓦,到年底可实现全容量投产并网。与传统的光伏发电项目不同,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海拔、光照、地理、气候优势,结合当地特色药材种植业的特点,采用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的药光互补立体光伏土地综合利用模式,从而形成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功能农业等产业互补互利、互相融合,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位于宜良县耿家营乡石子村委会和玉鼓社区,项目总投资约6.3亿元,占地面积约2550亩,装机容量120兆瓦,光伏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9564.65万千瓦时,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21小时。华润宜良新发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也是云南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年产值70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煤6.5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9万吨。
该项目土地流转、种植等还能为周边村民带来每亩近7000元的收入。华润宜良新发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与传统的光伏发电项目不同,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海拔、光照、地理、气候优势,结合当地特色药材种植业的特点,采用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的药光互补立体光伏土地综合利用模式,从而形成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功能农业等产业互补互利、互相融合,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建设内容包括9700组光伏组件、一座110千伏升压站以及进出场道路设施建设等,由华润新能源(宜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该项目施工方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执行经理何习文介绍,截至目前,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已取得接入系统、水保、环评、地灾等批复;电站主体工程已完成场内外道路8.9公里,完成率100%,光伏组件累计安装3800组;升压站已完成主变基础浇筑,预计11月中旬可投产并网,装机量8.3万千瓦,到年底可实现全容量投产并网。本报讯 首席记者廖兴阳摄影报道 10月12日,来自华润新能源(宜良)有限公司的消息,经过近300天的建设,华润宜良新发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预计11月建成投产并网。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位于宜良县耿家营乡石子村委会和玉鼓社区,项目总投资约6.3亿元,占地面积约2550亩,装机容量120兆瓦,光伏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9564.65万千瓦时,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21小时。该项目也是云南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
此次共享储能容量租赁合同的签订,对全市乃至全省分布式光伏电站共享储能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了解,屋顶分布式光伏按照不低于15%比例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优先租赁共享储能设施的项目,租赁容量视同其配建储能容量。
近日,济南诺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山能新能源(枣庄)有限公司签订分布式光伏电站共享储能租赁合同,租赁容量1.5MW,租赁期限5年。针对这一利好政策,峄城供电中心主动摸排已开工但尚未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情况,深入了解配套储能建设的难点,积极响应客户租赁储能需求,主动上门向企业负责人发放共享储能宣传资料,逐条解读有关政策。
通过开展能效走访,经过一个月的沟通协调,最终双方租赁合同成功签约。这也标志着枣庄市2022年共享储能租赁实现零的突破
评论列表